导航菜单
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生导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风采展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风采展示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为人师表典范,经学院推荐、师德师风考核、专家评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评选出10名2023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让我们一起领略“优秀研究生导师”的风采吧!

刘三阳,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陕西省首批师德楷模、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他对研究生严管厚爱,抓两头、树典型、促中游、争上游,带领团队入选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和黄大年教师团队,并获评研究生导学文化示范基地。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120多人、硕士毕业生260余人,所指导学生荣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奖、国家奖学金、星火杯一等奖、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约30项,6人先后入选优秀中外青年博士生交流计划和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百篇最具影响力国内学术论文、国际统计学会简·丁伯根奖等,大量毕业生已成长为许多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骨干力量。

刘三阳教授长期从事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国内外5个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以及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863”子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其中两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分别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余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首届陕西青年科技奖等,入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

王忠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注重因材施教,为研究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拓进取,原始创新,全面发展,带领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和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创新团队,入选2021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4人,硕士毕业生25人,所指导学生荣获校优秀博士论文资助、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和香江学者计划。

王忠良教授长期从事智能分子探针与肿瘤精准诊疗等方面的医工交叉研究工作,并前瞻性布局合成免疫工程前沿学科新方向,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教育部教指委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等,团队成员获批基金委原创探索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1项等,近三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19篇,主编教材2部,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和中国发明专利10项,转化3项。获得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首届西部药学之星、三秦青年科技创新之星等多项奖励。

杨淑媛,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守正笃实、求真务实,培养学生潜心问道的学术品质、使命报国的科学情怀和拼搏奋斗的人生态度,长期开展“每周小讲师”“每周思辨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深度参与国家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思考-学习-再实践”的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她共培养博士毕业生9人,硕士毕业生116人,其中30余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人次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100余人次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天智杯人工智能挑战赛、慧眼杯技术挑战赛、金海豚人工智能挑战赛、行业智能算法择优赛等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杨淑媛教授长期从事机器学习理论与智能目标感知应用研究,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分会常委,以及《电子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航空兵器》等期刊编委。主持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奖等,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刘建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以“立足现状,分类培养,匠心巧运,导学相长”的培养理念,学思结合、道器兼顾、德业并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带领团队入选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获得学校“师德标兵”称号。他共培养硕士毕业生19人,其中9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4人次论文获陕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陕西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征文一等奖、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特等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奖励,近一半学生获学校优秀毕业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学生就业质量高。

刘建伟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兼任教育部政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校分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5部,其中1部入选教育部优秀思政工作文库,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转载3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理论宣传文章2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路宏敏,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每年主讲“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研究生课程,同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人才,引育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有才能和有领导力的人才,获得学校“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担任国家级一流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负责人。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3人,硕士毕业生154人,所指导学生多进入舰船、兵器、航天、航空、电子、教育等领域工作,多人成为行业技术骨干。

路宏敏教授长期从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兼容、微波技术与天线、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等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电磁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项目和横向项目等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出版《工程电磁兼容(第三版)》和《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第三版)》等专著与教材9部,其中4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3项。

王卫东,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带领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和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2人,硕士毕业生44人,所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中电协同创新社会奖学金、教育部叶声华奖等,荣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陕西省学联学生会先进工作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大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斩获大奖,学生学位论文入选中国宇航学会高水平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等。

王卫东教授长期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和柔性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IEEE高级会员,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米制造与装备分会理事、陕西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陕西省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横向项目等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

柴建,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鼓励学生重诚信、善合作、有仁爱之心。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2人,硕士毕业生35人,所指导学生累计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50余篇,17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评一级学会和校级优秀学位论文,5人获学校“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指导研究生在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上作报告40余次。

柴建教授长期从事能源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入选省部级人才。相关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6项、厅局级奖励1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教育部、省级研究生教改类项目10余项,主持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主笔撰写多份智库报告获国家重要部门批示采纳,并得到多家知名媒体转载。申请设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组织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20余场。

廖桂生,杭州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上课结合多媒体坚持粉笔板书全过程,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带领团队入选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学校“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98人,硕士毕业生150人,所指导学生学位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广泛投身于航天、电子、教育等行业,多人成为行业技术骨干并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廖桂生教授长期从事雷达、通信、导航等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算法研究,多项成果在我国多个重大型号产品中成功应用,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遥测遥感与遥控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2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篇,获得专利授权数十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7项、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人才。

郜鹏,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学相长,开设全英课程,提升学生国际视野,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学院“德育桃李之星”提名奖。他现指导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0人,完成培养博士毕业生1人,硕士毕业生3人;所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中电集团-西电奖学金等,荣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学校“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发表多篇高水平期刊封面文章和高被引文章,获得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二等奖、世界光电科学与技术大会-最佳论文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以团队成员为主体的“光子初心”师生联合党支部获2024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郜鹏教授长期从事超分辨光学显微与定量相位显微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撰写学术专著1部,在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完成产业转化5项。获得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目前担任西安市超分辨光学显微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纳米材料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期刊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Frontiers in Physics副编辑、全息光学委员会委员等。

刘术彬,集成电路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构建“探索性、进阶式、系统化”科研训练体系,主讲课程获评陕西省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并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优质线上课程建设、教育部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清单,编写“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获评2023年度图书出版类社重大项目(第一批),牵头筹建杭州士兰微西安研发中心等,助推工程硕博士生培养工作。他共培养硕士毕业生28人,所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FPGA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集成电路专项赛一等奖和二等奖5项、华为杯创芯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4项等,多就职于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多人成为行业技术骨干。

刘术彬教授长期从事高速高精度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IEEE TCAS-I、MEJ等国际知名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等,入选国家级人才。

相关推荐: